沈阳古陨石
本帖最后由 伊斯坎德尔 于 2012-9-21 11:33 编辑沈阳古陨石山经调查,并非陨石,为了吸引游客炒作的 该岩石直观颜色灰暗,通常被称作黑石头,按地质教科书归纳为超基性岩。根据矿物定量分类原则,其铁镁矿物含量超过70﹪以上属超镁铁质岩,按照张海亭地学理论解释,“它包括习惯上划分为超基性岩的所有岩石。”
在现代地学中,地球表层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的岩石成因,有“地下成因”和“陨落成因”的两种学说。
“地下成因说”认为,地学界对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成因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首先是“水成说”,德国的维尔纳是该学说的代表,他对地球岩石作了系统的划分,认为地球初期地表被原始海水所淹没,现在地表所有的岩石都是从海水中沉淀、结晶形成的。后来的“火成说”是强调,因火山喷发和地震作用使岩浆外泄形成的。“火成说”与“水成说”产生了激烈争论,双方的争论在18世纪末达到了高潮。又经过长期抗争,“火成说”挣脱了“水成说”的禁锢,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又被认定“火成说”产物,继而又被冠以“地幔岩”、“科马提岩”等等。纵观其争论过程,不论是“水”、“火”之争,还是后来19世纪上半叶的“灾变”、“均变”之争,尽管万变却不离其宗,都认为是来自地下。依此,地学传统观点又把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的成因概括为“地下成因说”。
“陨落成因说”则认为,在地球表层除地球自身形成的岩石外,还有陨落成因的岩石。这类岩石是在不同的地质时期、以不同的陨落规律降落在地球表层上的陨石,又经过了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所形成的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因此,更新地学传统观念,把地球表层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的成因概括为“陨落成因说”。 人是渺小的,解释不了宇宙,我们还是欣赏吧。 壮观。:victory: 文化中的陨石。 此物存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