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大卫
发表于 2017-11-4 12:48:34
文一五一五 发表于 2017-11-4 12:21
冲击脉是用肉眼就能观察到的一种网状脉络,百倍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方可观察到的显然不是冲击脉,通常用显微 ...
星友,我估计你是没有见过黑云母.黑云母是一种鳞片状的矿物,平面上呈六边形,切开的话具有很好的解理,它们在岩石中出现的话,形态一般较好,颗粒轮廓清晰。而照片中明显是脉状的,树枝状的,不规则状的,不是黑云母。
你可以去看看我列出的与本样品相似的样品的帖子,再来讨论。
青藏大卫
发表于 2017-11-4 13:11:13
文一五一五 发表于 2017-11-4 12:21
冲击脉是用肉眼就能观察到的一种网状脉络,百倍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方可观察到的显然不是冲击脉,通常用显微 ...
你再看看这个显微照片,其中的黑色部分就是脉体。
内蒙古爱好者
发表于 2017-11-5 18:41:17
文一五一五 发表于 2017-11-4 12:44
但话说回来,如果你的放大图中所显示的白色物体如你所说是铁镍合金的话,那么仅此一项指标就可以确定你这块 ...
已是陨石无疑。你提的冲击脉,现在我无法认出。
海南光
发表于 2017-11-27 14:22:00
楼主好!样品高温特征明显。球粒可见。石体上部边尖有圈唇。是因高温暖慢冷即收缩的特征。一块球粒陨石无凝。
海南光
发表于 2017-11-27 14:42:48
冲击脉是肯定的。但不是落陨时形成的。应该是陨石的母体受到别的星体撞击时形成的。这小块的岩石经过大气层落在地面时间很短。有撞裂纹有熔融岩浆但要填充成脉时间不够就冷缩了。圈圈边唇还是可以的。看那边唇圈的有点丑丑的风味。
青藏大卫
发表于 2017-11-27 21:46:53
望着聚优彗 发表于 2017-11-27 12:45
‘严重风化,几乎不具备收藏价值。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自己的东西还是自己喜欢
青藏大卫
发表于 2017-11-27 21:59:43
海南光 发表于 2017-11-27 14:42
冲击脉是肯定的。但不是落陨时形成的。应该是陨石的母体受到别的星体撞击时形成的。这小块的岩石经过大气层 ...
多谢您的关注,您提到的冲击脉体的形成机制,让我很有启发,如果陨石母体在外太空已经经历过碰撞拼合,那么拼合以后的同一块陨石的不同部位,可能具有不同的化学类型,例如高铁、低铁或LL型,这样的一块陨石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并爆炸后,散落的碎块在化学分类上就是不同的。反过来说,如果野外在相邻地区找到了不同化学类型的球粒陨石,未必是不同陨石陨落事件。
多谢讨论,祝您好运连连!
宇宙垃圾
发表于 2017-11-28 09:04:22
无疑义
青藏大卫
发表于 2017-11-29 09:35:34
宇宙垃圾 发表于 2017-11-28 09:04
无疑义
这块普球曾经在两个QQ群里面展示过,但是很快我就被群主踢出QQ群,原因未知,难道是认为我发送了假陨石?连讨论都没有……真是冤枉啊
爱尔斯平
发表于 2017-11-29 13:24:18
青藏大卫 发表于 2017-11-29 09:35
这块普球曾经在两个QQ群里面展示过,但是很快我就被群主踢出QQ群,原因未知,难道是认为我发送了假陨石? ...
很正常 好多群都是组团销售假陨石呢 你触碰了别人的利益当然把你踢了难道还卖你的石头吗?
于志波
发表于 2017-11-30 08:52:40
陨石外部特征不明显,没有疑似陨石的特点。
周老大
发表于 2017-12-1 20:32:22
表面高温明显 球粒陨石
石头传人
发表于 2017-12-3 09:05:13
楼主说得好多了,可是并不能使人信服,我也真心的希望这是一块陨石。可楼主说得好证据不足够,我想楼主是不是找个仪器设备检测一下。用事实说话一科学数据为证是不是
于志波
发表于 2017-12-5 08:17:29
地球 岩石经过高温也会产生溶流现象并不鲜见,一块没有溶壳、气印的石头,只能用科学数据佐证,。比如这块石头的参照物是那种陨石,那些数据与己发现的陨石相似,等等。
石头传人
发表于 2017-12-7 13:54:26
于志波 发表于 2017-12-5 08:17
地球 岩石经过高温也会产生溶流现象并不鲜见,一块没有溶壳、气印的石头,只能用科学数据佐证,。比如这块 ...
中国陨石网的鉴定板。鉴定水平,毁了赵哥的一世声名唉 ,拉帮结伙指鹿为马。真的说假的,假的说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