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岛雨中访奇石
早就知道三山岛有一个奇石园,园主老许是一位资深的奇石爱好者。在拜访太湖水石馆顾总时得知:太湖水石馆的这些太湖水石也源自三山。在去年到三山岛寻踪时,心里只顾搜寻与太湖陨击有关的讯息,也就没有拜访老许的奇石园。Q君的球友小鲁老师与老许相熟,鲁老师一直有意向老许求一块太湖石放置书房。当他得知Q君对玉石、太湖石、陨石有所研究后,就与Q君相约拜会三山岛奇石园主老许。 昨天我们如约与鲁老师一起冒着凉意浓浓的秋雨,从我家门口的石公山码头坐上快艇,在水天一色的茫茫太湖之中行进,烟雨朦胧中的三山岛恍若蓬莱仙境。老许的奇石园离我们登陆的东泊快艇码头不远。走进大门,就是一个月洞门,月洞门内的院子里摆放着奇石和盆景。正是午饭时间,有几拨住在老许家的客人正在用餐。我们深知老许此刻的繁忙,就自顾着在院子里欣赏着各种奇石,暗中为鲁老师挑选合适的备选奇石。 老许放下手中的活计,出来招呼我们,并陪我们喝茶聊天。通过老许的介绍,我们对院中的奇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靠近月洞门放在一只石臼之上的是一块鸡骨白的昆石,它的本质像汉白玉,外表布满纵横交错的石筋,石筋的外面有些黑色的粘附物,给人一种苍劲外表下不失玉树临风的美感;昆石的旁边是一块直径约70公分结晶完美的黄色方解石;方解石边的角落里横卧着一块有一朵朵铁锈粘附的石灰岩,蒯元林老师曾希望敲一点下来去检测一下铁锈的成分,我们通过对太湖陨击事件的了解,知道那铁锈就是菱铁矿和它的氧化物,这是一块充分变质的太湖水石,老许拿起一块小奇石敲打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来,卖奇石的“小胡子”也曾希望买走这块奇石,把它切割后做编钟。院子四周回廊的半墙上,放着一些硅质岩像一幅画一样贴着石灰岩的画意石。院子的中间有几块奇石和顾总的太湖水石类似,分层的石灰岩和硅质岩,在水浪的冲击下,石灰岩部分的被溶解了,留下的鱼鳞般的波痕,硅质岩依然保留着原来的姿态突兀于鱼鳞状的石灰岩之间。有两块变质角砾岩被水浪打磨得也像太湖石一样造型奇特。几块大的变质岩表面有针状的多孔结晶,老许介绍是火山喷发造成的,我觉得奇怪:为什么火山喷发只在岩石的一面留下痕迹?火山喷发一般来说是地质运动中的大规模事件,就像静老师的博客中介绍的雁荡山火山岩一样。而沈自励的太湖火山成因也是根据三山岛的考察而写。老许曾经带谢志东教授一起到泽山、蕨山去找沈自励所述的火山口,但是没有找到。三山岛的主峰都是石灰沉积岩,泽山、蕨山比三山的几个主峰要矮许多,不知道没有超过沉积岩的火山口是如何得以喷发的。 三山岛的奇特地貌在我的《三山岛寻踪》一文中有过论述,它的北面和西面沿着太湖水边是一条折角的小断裂带,从西面一直向南延伸到泽山、蕨山,小断裂带的东南面是石灰岩,小断裂带以西北是硅质角砾岩。就在东北角的顶端,就是发现太湖流域早期人类文明的洞穴,这个洞穴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洞顶是石灰岩,它的洞底是硅质角砾岩。 老许的奇石是三山岛地质、地貌最经典的标本,参观过的地质专家都发出这样的赞叹。为了收藏了这些奇石,老许付出了自己很多的心血。在二十多年前,许多见惯的石头的村民对老许痴迷石头很不理解。有一次老许将找到的好石头捞上小船时,却不料小船却倾覆了,已经找到的石头又重新回到了太湖水下。幸亏从小在太湖中长大的老许水性好,人没事,一天的辛苦白费了。对于自己的找来的奇石,老许非常惜售,自从“小胡子”到岛上收购奇石后,村民们知道奇石可以出售,都开始收集太湖奇石,纷纷卖给“小胡子”。“小胡子”也缠着老许要买它的石头。由于老许对石头的热爱,他很少出手。眼看着三山岛的农家乐一步一步的升级,老许的奇石园农家乐也到了更新改造的时候,老许开始考虑为这些奇石找一个合适的新主人,让自己有能力把农家乐做大做强。这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我们自作主张为鲁老师选中的两块石头不知道能不能合他的心意,在我的眼里这些石头都非常美丽,它们不仅具有美好的观赏性,更记录了太湖的地质变迁。青衣舞 发表于 2014-8-28 03:46
在人们潜意识中,太湖最美的还是玲珑剔透,鬼斧神工的太湖石。O(∩_∩)O谢谢!前辈分享,烟雨江南太湖美如 ...
太湖原产的水石,变质充分品质好,造型很美,但是玲珑剔透还都借助了文人的审美、能匠的巧手,这些玲珑造型的原版出自太湖菱铁矿,巧匠们把这两种来自太湖水下的石头顺势而为的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在深入了解之后,再看那些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太湖石,都不乏大师们的痕迹,因此它们如此的唯美深入人心。 很漂亮!感谢分享!
感谢分享! qgs 发表于 2014-8-19 23:48
很漂亮!感谢分享!{:so ...
谢谢qgs版主的热情支持!这篇文章也算是在给老许做个义务推介。
男子汉 发表于 2014-8-20 07:29
感谢分享!
谢谢男子汉版主的支持!
重温三山岛奇石园! lrzx6969 发表于 2014-8-20 12:48
重温三山岛奇石园!
谢谢6969版主从中国奇石网到中国陨石网一路相随的支持!
谢谢浮云元老的欣赏!江南多水,一如江南人的性格,看似柔弱内则刚强,水滴石穿是江南人的精神,据说《孙子兵法》就成书于太湖边的穹窿山,孙氏兵道揉进了江南水道,在地上水的势能最大,能为人善用。 杂石 发表于 2014-8-23 22:00
枣子好吃
三山岛的马眼枣两头小像马的眼睛,生吃鲜甜汁多,但西山民谚“干枣湿栗”,今年枣子成熟期雨水多,口感会差些。今年的板栗会有一个好收成。欢迎陈老来太湖游玩!
相当不错
偶是火星人 发表于 2014-8-27 20:11
相当不错
谢谢火管的欣赏!
很赞 ~微观的世界 发表于 2014-8-27 22:27
很赞
谢谢您的称赞!
在人们潜意识中,太湖最美的还是玲珑剔透,鬼斧神工的太湖石。O(∩_∩)O谢谢!前辈分享,烟雨江南太湖美如画,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一方宝地。:)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