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变成现实的小愿望
这是一块比较特别的石头,去年Q君发现它的时候很兴奋,因为它有比较强的吸磁性,这和我们以往捡到的石头都不相同。Q君把发现的过程都拍了下来,也做了卫星定位。但是我见了这块石头却很疑惑,它看上去结构有些松散,但是它沉甸甸的重量告诉我它不可能是松散的。 为了准备参加今年1月12日上海徐老师的报告会时带一些样本,Q君选中了这块石头,和一块有着球粒构造却不同于球粒基质的石头,以及其他几块类似中铁的物质。写到这里我相信有一定陨石基础知识的星友会疑惑的,一个陨击事件会有这么多不同类别的东西?我也有同样的困惑,但我既尊重现有的科学理论,也忠实于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这块石头很大,约有十八公斤,Q君在看上去松散的地方扳了一下,几块小的碎块掉了下来,Q君挑了一块大一点的,和其他石头一起到切玉的师傅那里把它们切割开来,切割的师傅说这些石头比玉硬,比较难切。Q君回来后把石头的切割面逐一打磨,这些石头磨光后的切割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尤其是这一块,它的内部不像表面那么松散,灰黑色的底子上镶嵌着乳白色的带晕散的角砾。 1月12日在上海徐老师的报告会期间,很多星友看了我们的样本都觉得很特别,有一个安徽的姓叶的星友看得连饭都顾不上吃,柯博也认真的看了我们的样本很长时间,然后建议我们去做检测。在徐老师为星友们鉴定的时候,场面热烈而有些混乱,我们怕拥挤的时候样本有什么闪失,就没有给徐老师看。 过了春节苏大老师上班的第一天,Q君就去做了XRD检测,检测老师告诉Q君终于找到你一直要找的橄榄石了,这真的令人难以置信,在这块和另一块有球粒结构的石头里,都检测到了橄榄石和尖晶石。我们看惯了橄榄石铁陨石中那绿的黄的透明的斑状橄榄石,和球粒陨石中的液滴状的橄榄石,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橄榄石会以这种形态出现在我们的手里。 Q君打电话给王来金先生请他转告王鹤年教授,也给左书豪博士打电话请他转告谢志东教授,左博士告诉我们谢教授在美国。Q君打电话给孙绳宗老师,这次孙老师终于答应和我们见面。那天尽管春寒料峭,但我们还是在孙老师居住的小区的花园里见面,孙老师认真的看了我们的样本,然后说要我们不要生气,这些有可能都是炉渣。辞别孙老师后,我们又去了太湖的另一个清淤工地,傍晚的时候,就接到了孙老师电话,孙老师要我们将这块石头清洗一下,看一下是否是一体的,他表示自己刚才说的话不够慎重,并愿和我们一起到发现石头的现场察看。第二天Q君就将清洗过的石头拿到切玉师傅那里切下来一大块,石头的里面浑然一体,结构相同。但后来孙老师没有和我们一起去看现场。 王来金先生转告王教授的过程一波三折,我们终于在3月19日在王总家见到了王教授委派来的钱汉东教授,并给了钱教授包括这块石头在内的三块样本。4月20日,在上海第十三届矿展上,我们有幸与徐老师做了当面交流,徐老师不但对这两块含橄榄石、尖晶石的样本表示认可,还告诉了我们南大王教授即将来苏州开星友见面会的消息。5月11、12日由王德滋院士亲自带队的南大专家组到太湖现场做实地调查,我们却没有能够获得与南大专家组成员当面交流的机会。5月19日,接到王来金先生的电话,王总介绍了南大专家组在太湖现场考察的情况,并告诉我们谢教授提出我们的样本不是太湖的。Q君与王家超先生通话时,王家超先生说对于谢教授提出的我们的样本不是太湖的之后,王德滋院士给出了太湖陨击事件这么大,太湖周边找到的东西,都是太湖陨击事件的重要证据的坚定的回答。 在这种失望与希望交织的心情下,我们希望寻找其他的突破点。地质静老师是我一直关注的一位地质学家,她在网上普及地质学知识,对地球岩石显微特征的介绍详细专业,使我们众多的星友受益匪浅。我抱着一丝希望大胆的请求素不相识的静老师,为我们找到的太湖陨击样本做显微镜片。静老师热情的回应让我喜出望外,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欣赏到这些太湖样本的镜下风采。 在寄出这些样本时,我并不抱有太大的希望,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希望与失望,从谢教授的别无音讯到一个月后在现场远远望见他时的痛并快乐着。从地科院许志琴院士的亲自接见和外籍顾问前美国地科联副主席迪立克先生的热情讲解,到无法立项后的退缩。从孙老师说的炉渣到王来金先生无意中说出的和孙老师扔掉了太湖小岛上发现的炉渣时的后悔。从钱教授获取三块样本时的种种承诺,到变成不是太湖的东西的质疑。从徐老师的认可到见与不见的否定。种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中国陨石网的前辈管理者们看出了我的这种情绪的变化,给予了我及时的批评,让我在思想上放下了这些情绪的左右,深刻认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既然现有的状况下,我无法给这些太湖陨击的样本一个确切的答案,那么我能做的就是利用一切可能,向世人展示它们的风采,吸引更多的有专业知识的人去研究它。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成功的在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办了一个小型的展览。我们尝试着用微信这种方式向大家展示,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在世界各地的亲友们、朋友们都开始关注起太湖陨石坑的研究,也为我们积极地转发这些信息,让全世界都来关注太湖陨石坑研究的进展。苏州科协的一个科普杂志也为Q君做了一次采访。 昨天,接到静老师的消息,她已经将太湖陨石坑样本的部分显微图片做好贴在她的博客上,尽管我努力克制自己激动的心情,但是在回复静老师的短信时手指还是有些颤抖得不听指挥。感谢静老师的无私帮助,我的一个小愿望终于变成现实,太湖陨石坑特有矿物的微观图片得以向世人展示,静老师以她专业的角度看待这些样本,她和我们遇到的苏大的检测老师一样,都不是陨石研究的专业人员,但是他们都是自己领域的专家,他们对太湖陨石样本没有任何的概念和成见,我作为一个陨石的民间爱好者,为我们所有在太湖陨石坑研究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的人感到骄傲,因为我们在共同书写着太湖陨石坑的研究历史。心若在,梦就在……祝版师心想事成! 静老师贴出来的这块石头的微观细节,尽管我给静老师的样本非常的小,但是静老师带个我们的图片却那样详尽,她为我们又将这块石头的矿物从橄榄石、尖晶石增加到了顽火辉石,还有那些躲在矿物中的金属,不仅仅是铁,这与苏大检测老师告诉我们的含有20%的铁镍不完全过渡相和其他金属相吻合。
由于静老师对图片的讲解较长,图片说明不能完全加载,希望了解详情的星友可以到新浪查看太湖陨石的微观特征
石话怎讲 发表于 2014-12-19 21:53
心若在,梦就在……祝版师心想事成!
谢谢石话怎讲元老的大力支持!
看不懂。。。。。。。。。。
越开越慢 发表于 2014-12-19 22:35
看不懂。。。。。。。。。。
感谢您的参与!愿我们共同期待看得懂的老师为我们指导,让我们共同学习。
过眼浮云 发表于 2014-12-20 01:11
含有橄榄石、尖晶石、顽火辉石、比例那么高的铁镍等矿物!该有的都有,几千乃至上万年的岩石,内部 ...
感谢浮云元老的积极探讨!还记得我唯一的一个求鉴定的那一块石头吗?那时候我无法解释苏大检测老师说的什么20%铁镍不完全过渡相,因为肉眼和一般的放大镜实在看不出来。感谢静老师让大家可以看到这一现象,也大概符合老葱大哥的单质的铁镍金属的概念,或许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了解重金属元素如何从橄榄石、辉石等天体最早的矿物中进行析出分异的。感谢静老师是一个资深的地质学家,而不是陨石的研究者,她忠于自己的观察,否则在陨石没有孔洞这一概念的指导下,或许我们都无法欣赏到这些微观的景象。愿我们既尊重现有的科学理论,也忠于自己的所观察到的现象。
阿波罗 发表于 2014-12-20 11:14
火山碎屑角砾岩,含有金属很正常。点状的金属分布于陨石中的金属存在形式相左,希望是好的结果。
这块石头在4月20日的上海矿展上,给《矿物爱好者》主编刘新国老师看过,可以确定与火山碎屑角砾岩不同,地质静老师是地质学专家,南大钱汉东教授也指定要了这块石头的样本。如果阿波罗星友愿意,可以将含有金属点状的火山碎屑角砾岩的微观图片贴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感谢您的积极参与。
阿波罗 发表于 2014-12-20 11:14
火山碎屑角砾岩,含有金属很正常。点状的金属分布于陨石中的金属存在形式相左,希望是好的结果。
第三张图片中的孙绳宗老师,是李四光先生的高足,为了追随李四光先生,孙老师放弃了已经读到大三的北大外语专业,重新学习地质学科,他参与了《燕山运动》等地质学书籍的编辑,是原地科院地质疑难问题的专家。地球上1万多种矿物他都了然于心。
阿波罗 发表于 2014-12-20 11:52
你离紫台那么近,为何不去让徐博看看,却走这些弯路,还是那句,地质学家不见得懂得陨石。
感谢您做的这些炉渣的链接!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星友学习的好图片。至于徐老师的问题我在文中已经写得很清楚。您对徐老师的称呼中漏了一个字应该是徐博导。徐老师让我找地质学家,我把中国最顶尖的地质学家都找来了,柯博让我做检测,我已经做了XRD检测,现在又有了显微图片。等将来南大的纳米离子的设备安装好了,或许这块石头会有一个更新的答案。希望您能理解我的这些探索过程,我也愿意与星友们共享这些探索过程,哪怕最终的结果是错的,这些探索的过程也是宝贵的。我们中国最早的陨石研究专家都是从地质学转过来的,我们的嫦娥之父欧阳院士也是,徐博导和谢教授是从美国引进的。
白雪香梅 发表于 2014-12-20 10:06
感谢浮云元老的积极探讨!还记得我唯一的一个求鉴定的那一块石头吗?那时候我无法解释苏大检测老师说的什 ...
根据图片比例计算出,切片实际尺寸为10毫米x6毫米,在这么狭小的面积内有那么复杂的结构和矿物,的确用肉眼和一般的放大镜确实无法看不出来。再次感谢版主的精彩分享。
老弟:阅罢贴文非常感动。你们夫妻二人真不容易!为求真理,契而不舍、孜孜追求、不懈不怠的精神着实令人钦佩!这不是客套话,是发自内心的敬赞与感动。
一块岩石能引起那么多大牌科学家的兴趣和重视。足以说明这块岩石的特殊魅力所在。那么多大牌地质学家什么地岩没见过,为什么对这块石头感兴趣?我想,这块"石头"的身世肯定不凡。还是那句话"眼观旌旗起、耳听好消息"!老弟,加油。 白雪香梅 发表于 2014-12-19 21:54
静老师贴出来的这块石头的微观细节,尽管我给静老师的样本非常的小,但是静老师带个我们的图片却那样详尽, ...
精彩主题、感谢分享!祝香梅老师的梦想成真!研究课题尽早取得圆满成功!愿“太湖陨石撞击坑”事件尽早揭开她神秘的面纱!
北京老葱 发表于 2014-12-20 18:43
老弟:阅罢贴文非常感动。你们夫妻二人真不容易!为求真理,契而不舍、孜孜追求、不懈不怠的精神着 ...
感谢老葱大哥的大力支持!这块石头的求证过程波澜起伏。在南大谢教授提出我们的石头不是太湖的之后,我们的内心确实曾经有些不平,我们那么全心全意的热情接待谢教授,为南大的科学家提供了丰富的样本,换来的却是怀疑。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一次陨击事件是相同的,特别是大规模陨击,矿物所受的温度压力相差很大,这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是可以量化的。在我们向钱教授索还样本的过程中,钱教授依依不舍的恳求将这块石头的样本留下,而我们表示,只要钱教授和南大的任何教授,相信我们的样本是太湖的,相信我们的人品,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为南大太湖陨石坑科研组提供一切帮助。现在南大的设备还在安装过程中,钱教授的样本要比我给地质静老师的样本大得多。我没有想到静老师在没有任何报酬的情况下,会给予我们那么大的帮助,她对岩石的显微鉴定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夫妇二人都是地质权威。看到显微镜下的金属状况,我就联想到您的科普文中所描述的单质的铁镍。并且它们处于一种过渡的变化相中。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