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2:46:12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罗布泊陨石没有走向市场,罗布泊陨石在科普中发挥了“正能量”。  这一切得益于中国陨石网和罗布泊野人俱乐部两大团队的支持!  一个合格的中国陨石猎人就是要具备武宗云的野人精神:身体力行——战胜险恶环境,德才兼备——献身科普事业!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12月6号.  央视《陨石猎人》拍摄组与6位陨石猎人在新疆鄯善集结。当晚,在武宗云家听到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武宗云告诉我们,11月30日晚上8点半左右,他们在罗布泊看到了一颗火流星的坠落。当时他们一行8个人正围着火聊天,这时,他的爱人刘福英,喊了一声“快看啊”,旁边烤火的7个人瞬间转过头去同时看到了那颗火流星划过、解体的过程。我很感兴趣,分别询问了武宗云、刘福英和刘玉诚当时的详细情况,最后大家商议,这次的罗布泊猎陨,先去找一找这个目击的陨石。  傍晚,武宗云带领我们一起采购去罗布泊十几天的给养,瓶水、馕饼、苹果、用品等一应俱全。锅碗瓢盆、帐篷睡袋、背包行囊等连夜装车。. 12月7号.  一大早,天还黑,我们一行8人,一共两部车子就早早上路了。前一天两部车子加了四桶备用油,准备今早把油箱加满。但去了几家加油站都没上班,如果等待,天黑前就不能到达,就无法宿营,大家很着急,这时,武宗云果断决定继续前行。新疆时差两个小时,天放亮时,我们终于加上了油,这是下戈壁前的最后一个加油站。从鄯善县到罗布泊足足13个小时的路程,从9点半天亮后到下午5点半,几乎每个人两眼都注视着的车窗外,大家的眼睛都很累,不停地分辨着戈壁上那些黑色露头的石头,或许这就是陨石猎人的职业习惯吧。  晚上,我们第一次扎营,按照野人俱乐部的做法,大家捡柴禾点火,再将木炭拍碎,再用铁锹盖上10公分厚的沙土,再把帐篷放在上面,这就是我们的火炕!. 12月8日.  我们的车从大本营出发,目的地是上一次武宗云他们目击陨石的地点,一路的颠簸,仅仅20公里的路程走了7个小时,雅丹地貌无路可走,陷车挖车、垫板子修路,途中经历了20多次。下午6点多才到。扎下行营,天色将晚,我们随武宗云徒步2公里外,来到一个雅丹的高坎儿上,这里他们目击陨石的现场,指出了那颗火流星飞的方向、爆炸的高度和坠落时的情境。他说,当时先是白光后是红光,接着就是噼噼啪啪的声音。  这两天很冷,几乎全天都蒙着围巾护耳,手脚冻得慌,来的时候衣服带少了,多亏队友们把多余的毛裤和棉背心借给我御寒。据武宗云的爱人刘福英说,今年的罗布泊气候有些反常。. 12月9日.大家负重徒步,在武宗云等人目击陨石的爆炸点的5公里处,向楼兰方向进行撒网式搜寻。当时地面上存有一层薄雪,白色地面上便于识别黑色的石头,猎陨环境对我们十分有利。虽然寒风凌厉,但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背上两天的给养、睡袋和帐篷,丝毫也不觉得累,直线7公里,每人S型绕雅丹、绕沟壑、绕沙山行走搜寻,一天下来每个人约走了30多公里路,按事先的规定,下午5点整收队、扎营。这一天,搜寻面积28平方公里,没有发现目击陨石的踪迹。晚上,大家围着篝火,分析陨石坠落的数据是否偏差,我们根据武宗云、刘福英、刘玉诚三位目击者的再次描述,画出一张图,火流星是从南偏西25度向北偏东25度划过,并在10公里内爆炸的,但就入射角问题三人的描述不大一致,大家决定次日向楼兰的后方寻查。. 12月10日.  夜里又下雪了,雅丹的沟堑里积满了厚厚的一层,这给猎陨行动带来了困难,那天夜里的温度应该有零下20多度吧,虽然我们睡着沙子埋火炭的“火炕”,但冷风还是吹进了帐篷,帐篷里面的内壁结了一层比前几天还要厚很多的霜。这次,因为有行营在,大家轻装猎陨。高高的雅丹冰冻的雪,几乎每一个人都摔了跤,我还摔了几跤。白天是大晴天,阳光直射白雪搞得大家眼睛很累,我们绕过楼兰保护区,在楼兰后方的5公里X5公里的范围内搜寻。大家很辛苦,嚼着矿泉水里的冰块,就着馕饼,边走边午饭。晚上大家聚拢在一起,有的队员垂头丧气、有些沮丧了。  我也在想,如果再继续下去,时间都耗在这里恐怕不会有任何收获。因为罗布泊本身环境就很恶劣,沙地沙山、雅丹土块和横七竖八的烂枯木就够难行的了,再加上满地冰雪更是举步维艰,白天9点半天才亮,下午5点须收队,减掉歇脚吃饭的时间,每天的有效猎陨时间仅仅5个小时,再加上我们仅仅10天的给养,这就需要重新调整猎陨计划了。于是,我决定离开这里,把这个新坠落带委托武宗云的野人俱乐部以后寻找。明天起,大家去更有把握的以前发现的老坠落带,这样更利于激发猎陨队员们的士气。. 12月11日.  天亮了,两部车都出现了情况,皮卡不着车,平时在车头底下放上几铁锹炭火就能发动,这次却怎么也发动不着。牛头车也馈电了,上来几个人推车,推不动。一个小时后,经过反复加炭升温,又用喷灯烧,皮卡车终于打着了,最后牛头车还是让皮卡拉着的。上午10点半两部车开始启程,还是在没有路的沙地和雅丹上缓缓而行,就像蜗牛一样,猎陨队员成了挖车队员,这样,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天黑前,我们终于到达了离这个陨石坠落带约4公里的地方,因为汽车实在不能通行,我们只能在这个有柴禾的地方就地扎营。  这个坠落带是我在2012年第一次进入罗布泊时,在野人俱乐部武宗云、刘福英、刘生等人的协助下发现的,其中发现的陨石被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确认后,成功申报了罗布泊陨石富集区。后来第二次、第三次武宗云我们在这个区域又先后发现了10几块不同类型的陨石,经检测也得到了紫金山天文台的确认。这次是我第四次来罗布泊猎陨,我对这里很有把握,相信队员们是会有收获的。. 12月12日.  天还没全亮,大家就匆匆的爬出了睡袋和“暖炕”,草草的每人冲了一袋方便面,就出发了,这次仍旧的轻装,没有辎重,每人仅仅带了一瓶冰水和一小块馕。三人一组分了两组,每人之间的距离间隔100-200米。中午时分我听到武宗云从不远处喊道,“陨石”。我快步跑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块黑色的黑石头,与我们前几次发现的那些球粒陨石有些差别,我当时试了试了磁力,黑色石头有断裂,模模糊糊可以看到些内在石质,虽然我对内质有些怀疑,但其外观与陨石极为相似,罗布泊这个富集区处于雅丹地带多是湖底不自产石头,如果有石头也是古人二次搬运过来的,不是陨石就是石器或者制造石器的残料,而这一个黑石头显然不是石器,因此,不能轻易误判,接着我按照猎陨程序,打出GPS坐标,取出相机进行了拍照。  这一天收队时,各组人员共捡回石头26块,经过我鉴别,其中武宗云、刘福英、小彭等人的4块石头被列为“疑似陨石”,这里我要说上一句,所谓“疑似陨石”,就是行内未被检测确认的无论它有多像,也要加上“疑似”二字。. 12月13日.  由于前一天有了收获,猎陨人员们情绪高涨,这天风力有时达到5-6级,可谓寒风刺骨。大家依旧重复前一天的动作,不断的在雅丹和沙包间绕着圈子,苦苦搜寻。这一天共发现疑似陨石两块。这里出了件有趣的事情,新队员小王发现了几块黑石头被我一一否定后扔掉了,后来他又发现了一小块黑石头,自己捡起来看了看认为不是,就自作主张扔掉了,我从后面走到他的脚印旁捡起来一看,这分明就是我们已经申报过的那类石陨石-普通球粒陨石,我喊他告诉他这是陨石,为啥扔掉,他说我看不像是,这时,武宗云也过来证实,这绝对是,没错的。小王还坚持说不是。远处的刘玉诚也跑过来,用磁铁给他试了试,这才使他信了点,但还是有点半信半疑的。  他有个不错的习惯,就是捡到石头做个标记,我到他标记的地方看了看说:“你捡的是从一块被风化的陨石上被风剥离下来的碎块,这样吧,先给你列为疑似,最后我们都拿到紫台去检测,你不是好打赌么,让你输得心服口服。. 12月14日.  进罗布泊已经第8天了,因为给养受限,我们拔营收拾,开始向回程方向移动。库鲁克塔格山脉有一段在罗布泊地区,那里我们也发现过陨石,但由于地图标示问题没有申报国际命名,这次途径此地我觉得可以顺路让大家试试运气。从上一个坠落带到库鲁克塔格需要一整天的路程,到达那里后将是此次罗布泊之行的最后一天猎陨。实际上,这次为期10天的罗布泊猎陨行动,真正的有效天数是5天,另外5天在路上;每天有效猎陨时间是5小时,那么10天2400个小时里,有效猎陨时间是25个小时。  晚上,我们到达库鲁克塔格山的山谷,在一片有枯死的红柳枝柴禾的地方扎营,这里要比山外边更加寒冷。根据脚印判断,这里是野狼的领地,队员小王拉肚子,那么漆黑的夜,求我给他在附近放哨巡逻、壮壮胆!. 12月15日.  最后一天猎陨,就要结束罗布泊10天的苦旅,大家心情爽朗。由于这些天的猎陨锻炼和现场陨石知识的普及,几位新手进步很快,基本上没有带回来与陨石不相似的石头,库鲁克塔格山的另一侧主要是戈壁滩的开阔地,也有一些雅丹地貌,下午刘玉成这个小组发现了一颗体量较大的陨石,从我的经验判断,这是块毫不疑似的“疑似陨石”,虽然有锈迹但皮色较新,应该刚刚被风吹出不久。  这是在库鲁克塔格山脉也是这次在整个猎陨中,完整度最好的一颗,气印、熔壳极为典型,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据说把他兴奋地一夜未眠,睡袋里还紧紧的攥着这颗陨石,生怕别人抢走。同一天,武宗云小组又发现一块疑似陨石。. 12月16日.  要回鄯善了,由于我们已经提前进入了回程,所以13个小时的回程缩短到了9个小时。途中休息时还捡了些戈壁玉等奇石,大家欢歌笑语,忘却了10天来的旅途之苦,体验到了猎陨的不易。可谓“苦并快乐着”。  这次猎陨,总共发现疑似陨石8块,按照事前成员们的约定,此次猎陨收获,与先前几次一样,由中国陨石网创始人赵哥带去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检测,对确认的陨石按比例捐赠紫台用于科学研究,其余作为中国陨石网科普赠送~!。.. 附:2012年首次罗布泊猎陨实况.   陨石猎人,一般都选择在干燥的沙漠和戈壁猎陨,罗布泊是无人区,千百年来无人扰动,各个时期坠落的陨石应该有所保存,但较前时期掉下来的陨石应该有三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一部分被沙堆埋没,一种可能是被风又重新吹出,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裸露在地表,长期风化,最后被烈风吹烂。   之所以选择罗布泊寻找陨石,我记得当时2012年,中国陨石网事前了解了罗布泊陨石保存条件,综合分析了实际情况后,根据罗布泊的恶劣环境,开展了一次以“拯救罗布泊的陨石”的猎陨行动。于是,才有了我代表中国陨石网,在罗布泊野人俱乐部武宗云他们的协助下首次进入了罗布泊猎陨的收获。   当时进入罗布泊的第三天,武宗云亲自带领4名脚力最强的队员猎陨,大家以扇形队列搜寻了一天,来回跑了近40公里,他们的热情和参与,让我十分感动。   第四天上午,我和与版主刘生离开行营,到3公里开外的雅丹和沙包交汇的地带去找寻陨石,在一个雅丹褶皱上,我发现了第一块陨石,严格的说应该是12块,一块大的,回来称重244克,其余11块是从它身上风化出去的,总共30几克。   我取出手机拍摄时才发现电池在前一天夜里被冻得没电了。急忙呼唤不远处的刘生,并请刘生返回营地,取照相机、摄像机和中国陨石网的旗帜。这里要说明一点,在罗布泊的地形负重行走,逼着你轻装,所带物品精选了还要再精选,照相机、摄像机等全部留在的大本营,甚至金属防风打火机、防风眼镜都不带。这次因为是第一个行程,幸好带了机子,与行营不是很远。   两个多小时后,刘生回来已经是满头大汗,直线3公里,地形艰难,算起来他一个来回需要跑10公里的曲线路程。等他喘息落定后,我请他当起了摄像师。   在陨石旁边,我铺上中国陨石网的旗帜,对着摄像机,很紧张很庄严的宣布:中国陨石网全体星友们,罗布泊陨石我们发现了,在这里我宣布,向国家科研机构捐赠陨石标本,并申报国际陨石命名!记得当时激动,反复让刘生拍了三四遍。(至今视频还保存着,没有发布)   晚上,篝火旁,最让赵哥感动的是,野人武老大一声令下:“支持赵哥申报命名,谁遇到了陨石都要交给赵哥。”军令如山倒,大家都行动起来了。  接下来十几天无论是准陨石还是疑似的,多是大家徒步在行进的路上捡到的,凡是黑色的石头统统都汇集到了我这里。武宗云打趣的说:这叫错抓一千,不放过一个!那次在不同区域,猎获疑似陨石16块。  出了罗布泊我也没顾上返回保定,就直接去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在南京,我向紫台的徐伟彪和王思潮研究员,介绍了此次罗布泊陨石考察情况,并请求检测和申报国际命名,最后经紫台检测有13块被确认为陨石。之后,我代表武宗云、刘福英、刘生等人向紫台捐赠了20%的陨石标本,剩下的有分成了66份,赠与了陨石爱好者们。几个月后,国际陨石学会正式将罗布泊、楼兰、小河墓地、兴地列为陨石富集区,从此,罗布泊陨石融入了世界陨石“家谱”,填补了罗布泊地区陨石在国际陨石数据库的空白。   罗布泊陨石的发现和捐赠后,在民间出现了向科研机构捐赠陨石的热潮,在之后的三年里,有10几位星友发现了陨石,并捐赠了陨石标本,有8位发现人,在紫台和中国陨石网的协助下成功的申报了国际命名。   科普不停歇、科普无止境!作为陨石人,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2:55:41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2:58:09

罗布泊野人画家武宗云给赵哥的画像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2:59:44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罗布泊现场场景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3:00:39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罗布泊现场场景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3:01:15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罗布泊现场场景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3:01:59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罗布泊现场场景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3:03:05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罗布泊现场场景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3:03:46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罗布泊现场场景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3:05:04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罗布泊现场场景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3:06:32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罗布泊现场场景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3:07:56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罗布泊现场场景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3:09:32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罗布泊现场场景

赵哥 发表于 2014-12-23 03:10:58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
罗布泊现场场景

meikun 发表于 2014-12-23 07:53:25

亊业型狂人:lol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日志】冰冻罗布泊 猎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