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是不是陨石冲击脉纹!!!有没有疑问???
1、样品来源:先有目击,后发现采集。2、采集环境:山区
3、样品密度3-3.5左右
4、样品磁性:无
楼主好:自己找点资料看看冲击纹吧。 内蒙古爱好者 发表于 2015-1-20 17:44
楼主好:自己找点资料看看冲击纹吧。
谢谢,我找过了。也看过很多实例。这个问题还不至于那么深奥。。。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核桃是亮点!恭喜楼主!赞成内蒙版主的建议祝你好运。:lol 乐★鬼♂ 发表于 2015-1-21 00:51
核桃是亮点!恭喜楼主!赞成内蒙版主的建议祝你好运。
能说说理由吗?好学习一下!
楼主您好!赞成蒙古老师和乐老师的建议!首先希望您在贵网站《中国陨石专题》栏内金辉老师所发过的“一组陨石切片”帖子中第3图片、8-11等图片切面中的陨石冲击脉特征比对学习有利于提高您的鉴别能力!另外您需要的话其他栏内也有介绍国内外的丰富陨石图片和相关“冲击脉”特征的资料!仅供参考、望对您有所帮助!;其次您所发的样品切面不符合陨石任何特征与陨石无关、“冲击脉”特征是当陨石母体(包括类地行星、小行星、彗星以及其他星体)或者其解体部分在宇宙轨道里相互猛烈的碰撞过程中以及偏离其原有轨道坠落地球穿越稠密大气层时由高温高压条件下所形成的陨类内部矿物结构性特征!“冲击脉”等级是否明显、其按陨石种类所受到的高温高压的程度来决定的、一般指由高温高压作用从陨石主体内部延伸到外部的冲击特征!总而言之任何地球岩石种类切面不会形成所谓冲击脉特征、所以“陨石冲击脉”也是判断是否真陨石、外部冲击力以及衡量陨石主体所受到的高温高压的一个重要依据之一!以上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擎天柱 发表于 2015-1-20 19:50
谢谢,我找过了。也看过很多实例。这个问题还不至于那么深奥。。。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陨石鉴定不能“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否则国家设置类似天文台的鉴定机构干什么?
qgs 发表于 2015-1-21 02:02
楼主您好!赞成蒙古老师和乐老师的建议!首先希望您在贵网站《中国陨石专题》栏内金辉老师所发过的“一组陨 ...
谢谢版主!我有几个疑问,希望您能解答,本人将感激不尽:
1、“冲击脉纹”虽是冲击造成的,说白了就是冲击造成的“裂纹”,这些裂纹是填充的(不填充的除外)。那您看我的纹路是不是“裂纹”?是不是填充的?
2、您说的裂纹都是从内而外,我不完全否认。但我举个例子,陨石因冲击而形成“脉纹”以后,落地分解,那所有的碎片的残余“脉纹”都是要“从内而外”才是陨石吗?
3、我的这个不是完整的一块陨石,这是一块碎片,我说过无数次,但是老师们就是非要把他当成一个完整的来判断,到底为什么?
老师们要是真的公平公正的为星友着想,希望能给予明确解释。。。以解决我的疑虑。。。谢谢!
内蒙古爱好者 发表于 2015-1-21 09:04
陨石鉴定不能“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否则国家设置类似天文台的鉴定机构干什么?
版主您好,我们先不说天文台,太远了。。。我们先自己推敲并讲出理由,否定讲出否定理由,确定讲出确定理由,有理有据方好信服!如果版主真的公平公正,为星友考虑,那应该讲出道理才行,并不是一味的否定。。。
最起码群众能直观看到有填充的“裂纹”,当一块石头上既有与酸不反应的“黑色壳子”,又有明显的高温痕迹,而且还有“着陆点”,再加上填充的“裂纹”,而且还有目击,天文台而且还有此次时间的记录,难道这些都是巧合吗????未免这些巧合也太多了吧??? 各位老师,我对你们都很尊重!言语如果有冒犯,请原谅,就当交流陨石。对事不对人!本人只有用这样的语言才能表达清楚! 我担心你家的屋顶被砸了N次,你居然还活着就已经是奇迹了,目击,呵呵,我看见雨掉进湖里了,哈哈 就外观不像陨石! 擎天柱 发表于 2015-1-21 10:25
最起码群众能直观看到有填充的“裂纹”,当一块石头上既有与酸不反应的“黑色壳子”,又有明显的高温痕迹, ...
“最起码群众能直观看到有填充的“裂纹”,当一块石头上既有与酸不反应的“黑色壳子”,又有明显的高温痕迹,而且还有“着陆点”,再加上填充的“裂纹”,”地球上符合这样的岩石多的很!你的这块与陨石无关。
倒是“目击”天上掉下的东西,除了飞机尿冰和发射器残物外。应该是陨石。
我不怀疑你的人品。但是它不是陨石!没有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