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许双峰

请各位老师鉴别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8 09: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09: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许双峰 于 2023-8-18 09:33 编辑
追星赶月 发表于 2023-8-17 21:24
老师们都在提醒你就差根细线,你是不是不会测比重?百度一下呀!

你说的是绑样品的线吧,那是为了方便取放样品,测比重知道样品的重量和体积就可以了吧?要不有空了再给你试一下。
发表于 2023-8-18 10: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纹路蛮漂亮的
发表于 2023-8-18 10: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雨平生 于 2023-8-18 10:36 编辑

微信图片_20230818085840.jpg


A loys von Widmanstatten( 以下简称魏氏 ) 在1808 年首先将铁陨石( 铁镍合金 )切成试片 , 经抛光再用硝酸水溶液腐刻 , 得出图 1 的组织。铁陨石在高温时是奥氏体,经过缓慢冷却在奥氏体的 {111} 面上析出粗大的铁素体片,无须放大,肉眼可见。四种取向的铁素体在图 1中都可以观察到,其中三种是针状,夹角为60 °,另一种是片状,平行于纸面。那时照像技术仍未出现 , 过去都是将观察结果描绘。魏氏在任奥地利皇家生产博物馆主任之前曾从事过印刷业。他运用印刷技术,首先用腐刻剂将铁陨石中的铁素体腐蚀掉 , 使奥氏体凸出。抛光腐刻的铁陨石本身就是一块版面,涂上油墨,敷上纸张,轻施压力,将凸出的奥氏体印制下来,一如我国古老的拓碑技术一样。图片之清晰可与近代金相照片媲美。魏氏的复制技术在那时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凡的成就。
---摘自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电子显微镜实验室 郭可信《金相学史话》
很多人对金相知识不太了解或者理解有误,特意找来上面的资料。
另外,需要知道:
一,金属及合金都是晶体。
二,只要有合适的酸洗剂所有的金属都能洗出“纹”,这个就是金相学研究的对象。
三,只能放大或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纹”对判断是否是陨石无意义,因为只有大晶体才能说明该样品曾经历过“陨石形成条件与环境”。




发表于 2023-8-18 12:0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双峰 发表于 2023-8-18 09:32
你说的是绑样品的线吧,那是为了方便取放样品,测比重知道样品的重量和体积就可以了吧?要不有空了再给你 ...

你这个密度测的不对,必须用线吊住样品使其沉入水中半空中不能沉低记数。在用样品称量质量除以水中称量质量即可。
发表于 2023-8-18 12: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双峰 发表于 2023-8-18 09:32
你说的是绑样品的线吧,那是为了方便取放样品,测比重知道样品的重量和体积就可以了吧?要不有空了再给你 ...

绑线并不是为了取放样品方便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15: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原猎星人 发表于 2023-8-18 12:03
你这个密度测的不对,必须用线吊住样品使其沉入水中半空中不能沉低记数。在用样品称量质量除以水中称量质 ...

我又测了一下,体积没多大变化,样品还是这块样品,重量7g。
dcf8ad7e9000170f2e5e15ddb29c16f.jpg
bcbdd27099f52fda6bdab58d41e97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8-18 17: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平生 发表于 2023-8-18 10:34
A loys von Widmanstatten( 以下简称魏氏 ) 在1808 年首先将铁陨石( 铁镍合金 )切成试片 , 经抛光再 ...

老师怀疑的对,合金是不同的金属在液态情况下相互混合而成的,冷却凝固后打磨酸洗确实也会出现花纹,可是能混合出来这种粗细一样,大小均匀的条状结构吗?而且这些条状结构还有高度一致的方向性,这也能混合出来吗?这块石头确实是我一位新疆朋友从无人区捡到的,前两天联系还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呢,他要是懂你讲的金相学的东西估计早就进钢铁厂当工程师了,也不至于大热天的跑戈壁滩。
发表于 2023-8-19 08: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双峰 发表于 2023-8-18 15:59
我又测了一下,体积没多大变化,样品还是这块样品,重量7g。

你是来搞笑的吗?哈哈哈

这个贴子已经有好几个人告诉你这样测比重是不对的,也叫你去百度了。不懂百度吗,这样搞笑的行为花了时间费了力气有啥意义?
1,你的量杯刻度准吗?误差标准是什么?就是实验室用的量杯误差标准也是在±0.1ml,你的量杯是国标吗?
2,你的眼晴准吗? 假定量杯本身误差以及你眼晴误差给测量带来误差标准在国标范围内,也就是±0.1ml,那么,可得:
无误差 : 7克  1ml  => 比重 7
正误差: 7克  1.1ml  => 比重6.36
误差: 7克  0.9ml  => 比重7.77
你还觉得你的测量有用吗?



发表于 2023-8-19 08: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双峰 发表于 2023-8-18 17:11
老师怀疑的对,合金是不同的金属在液态情况下相互混合而成的,冷却凝固后打磨酸洗确实也会出现花纹,可是 ...

我上面这个回贴不是回给你的,不是给你看的。你的回答就说明你看不懂。
发表于 2023-8-19 08: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平生 发表于 2023-8-19 08:31
你是来搞笑的吗?哈哈哈

这个贴子已经有好几个人告诉你这样测比重是不对的,也叫你去百度了。不懂百度 ...

虽然仅一个比重值有时并不能说明或者说判断什么问题,但是对待问题态度不科学不严谨,求得的结果能对吗?只能是搞笑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12: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平生 发表于 2023-8-19 08:31
你是来搞笑的吗?哈哈哈

这个贴子已经有好几个人告诉你这样测比重是不对的,也叫你去百度了。不懂百度 ...

我前面有没有说过“因为条件不允许,比重没办法准确测算”这句话,你让我测了,现在又说测量工具不标准,眼睛看的不准这样的话,不予承认。测量方法我确实是在百度上查的,图片上的,至于哪里不对你们说我改,但是让我一个不专业的人,拿不专业的工具去测,然后去笑,这样您把肚子笑疼,身体笑坏又有什么意义呢?最好的办法是找个公认的专业的机构测量一下,然后看数据说话。如果有合适机构的话推荐一下,没有的话我就去找一家,等结果出来了让大家看一下不就完了,您说呢?
17c17de4b4aa04fdc57a0a67500c986.jpg
 楼主| 发表于 2023-8-19 13: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烟雨平生 发表于 2023-8-19 08:37
我上面这个回贴不是回给你的,不是给你看的。你的回答就说明你看不懂。

你是在我的帖子下面发表的,说的也是与我的样品有关的东西,我回复一下以示尊重。
发表于 2023-8-19 14: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烟雨平生 于 2023-8-19 14:09 编辑
许双峰 发表于 2023-8-19 12:57
我前面有没有说过“因为条件不允许,比重没办法准确测算”这句话,你让我测了,现在又说测量工具不标准, ...

我是看明白了

用我的方法:
电子秤,样品,容器,水,一根细线

1,用电子秤称量样品记下样品重量7克(这个你已经做了),记为M.
2.把水杯注水放到电子秤上读数归零
3.接着用细绳栓住样品放在水杯里悬空(注意这时样品不能触碰容器任何部位以及空气),记下电子秤读数1克(这个是不是1克按实际来),记为N。
样品比重= M/N
那么,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呢?理论上与你的方法(p=m/(v1-v2))得到数值是一样,但是这里有个误差的问题。用电子秤也好,用量杯也好都有误差,百分一百有误差,不存在没误差的衡量器具,只是精度大小的问题。相对来说电子秤的精度高。而且还有方法的好坏也会提高精度。


假定电子秤的误差系数是x,则:
样品比重= M*x / N*x   与 样品比重= M/N  是不是就一样了?这个误差是不是通过方法得到消除?
而你采用的方法:p=m/(v1-v2)    实际上是:p=m *x /(v1 * x1 - v2*x2)
x : 电子秤的误差系数
x1,x2:这两次读量杯度量的误系数理论是不相同,有眼晴是否水平的问题,有量杯是否标准的问题等等,无法通过消除。


可能,结果是一样的,但性质不一样。


发表于 2023-8-19 14: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许双峰 发表于 2023-8-18 15:59
我又测了一下,体积没多大变化,样品还是这块样品,重量7g。

样品原重7克,那么样品沉入量杯半空中确切数据是多少?样品原重和在量杯测的质量是不会一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中陨网✪国陨网 ( 冀ICP备10012798号-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3 11:36 , Processed in 0.11122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