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乐★鬼♂ 于 2014-3-16 18:54 编辑
球粒陨石是石陨石的一种,它没有遭遇过母天体的熔融或地质分异,是太阳系内最原始的物质,是从原始太阳星云中直接凝聚出来的产物,因此结构没有改变过。它们的平均化学成分代表了太阳系的化学组分。球粒陨石的特点是其内部含有大量毫米到亚毫米大小的硅酸盐球体,球粒陨石是最普通的一类陨石,世界上最大的石陨石是1976年陨落在我国吉林省的吉林普通球粒陨石,其中1号陨石重约1770公斤。
来源:球粒陨石的母天体是一些细小的小行星,它们的体积不足以出现熔融和地质分化。这些小行星自从45亿年前,太阳系刚形成后,便没有太大改变。
成分:球粒陨石是石陨石中最原始的物质,由硅酸盐(主要是橄榄石和低钙辉石)、铁的硫化物(陨硫铁)和铁-镍金属合金的混和物组成。约80%的球粒陨石含有嵌于幼细基质内的球粒,典型的球粒由细小的矿物或金属颗粒、碎片、以及各种因母天体流质活动而形成的矿物组成。富钙-铝包体也是一种常见与球粒一起嵌于基质中的成分。此外,亦有一些来自太阳近邻其它恒星系的矿物颗粒。部分球粒陨石曾经历撞击而角砾化。有时由于热变质或水蚀变作用,导致球粒不易辨认。
球粒陨石中的金属颗粒主要为铁和镍,它们的存在也是决定一颗石头是否陨石的常用指标。
平均来说,除了易挥发的氢或氦以外,球粒陨石的化学成分类似于45亿年前尚未分化的太阳星云。不过,化学物质的丰度却有些分别,据推测可能有两个原因:一、在吸积时,与太阳距离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吸积条件;二、后来在母小行星上发生的撞击或物理过程,影响了化学物质的分布。
球粒陨石被分为3个主要群体。根据它们包含的铁(Fe)的氧化程度,它们可分为:(1)碳质球粒陨石(C群),(2}普通球粒陨石(O群) (3)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E群)。
1. 按化学成分区分,球粒陨石有以下类型:
(1)碳质球粒陨石:(占所有球粒陨石的3.5%)
(2)普通球粒陨石:(占所有球粒陨石的95%),再细分为:
(A) H球粒陨石(高铁群普通球粒陨石,亦称古铜辉石球粒陨石,占所有球粒陨石的44%)
(B) L球粒陨石(低铁群普通球粒陨石,亦称紫苏辉石球粒陨石,占所有球粒陨石的38%)
(C) LL球粒陨石(低铁低金属群球粒陨石,亦称橄榄石-紫苏辉石球粒陨石,占所有球粒陨石的13%)
(3) E球粒陨石顽火辉石球粒陨石 (占所有球粒陨石略多于1%)
(4) R球粒陨石Rumuruti (罕有)
(5) K球粒陨石Kakangari (罕有)
(6) F球粒陨石Forsterite (罕有)
2. 岩石类型分类
在每个群体中,球粒陨石也根据自己的岩石类型分类;根据他们到达地球上的蚀变程度的基础上(或改建等级)。 这种改动的范围程度从1到7,此數字與隕石球粒的蝕變情形有關. 例如數字1 表示隕石球粒受到水的換質作用而消失. "3"表示隕石球粒無蝕變.所对应的至少改变状态。 數字大於 3 表示熱變質作用增加. 數字 7 表示球粒陨石经历了如此激烈的加热和随之而来的再结晶,隕石球粒完全蝕變消失. 數字小於 3 表示水的換質作用逐漸增加,缺乏數字的命名代表歸類於無蝕變情形. 级降低于3至1的改动(改动液态水)加剧,而热变质的3至6级增加(加热变更)。 碳质球粒陨石大多经过改建水(很少高于4),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热变质(没有低过3)。
第1~2型:受到液态水蚀变作用,球粒不明显。水的来源可能是陨石上的冰晶被加热至0℃以上时融化(水蚀变较轻微的第2型),或是含水的硅酸盐在摄氏数百度因脱水而产生(水蚀变较严重的第1型)。
第3型:是基础形态,陨石与原始状态差异不大。易于看到大量原始的球粒。而且陨石拥有较高含量的挥发性物质(包括惰性气体和水),这类陨石从未加热至超过400~600℃,与原始太阳星云物质最为相近。
第4~6型:受到热变质影响,数字越大球质越不明显,而且惰性气体和水含量比1~3型少得多。这类陨石有可能曾埋藏于母天体深处,在被吸积后数百万年内受放射物质加热,温度可能达600~950℃
第7型:受热变质严重影响,虽然陨石保留了原来的化学成分,但球粒已不可见。有理论认为这些是向无球粒陨石过渡的类型。
但没有一种类型的球粒陨石曾遭受足以引致熔融的加热,只有少数罕有的角砾化球粒陨石曾经历撞击而出现部分熔融。
(一)普通球粒陨石:
普通球粒陨石占所有球粒陨石的79%。所有普通球粒陨石含有丰富的矿物橄榄石。 他们被分成3个亚组,根据含金属(铁,镍)的高低分为:
H 球粒隕石:高鐵含量(12~21%金屬鐵)(又稱為古銅輝石球粒隕石), 佔落下總量的31.4%
L 球粒隕石 :低鐵含量(5~10%金屬鐵)(又稱為紫蘇輝石球粒隕石), 佔落下總量的34.8%
LL 球粒隕石 :低鐵含量(約2%金屬鐵)(又稱為古銅橄欖球粒隕石), 基本礦物有古銅輝石/橄欖石及較少的富鈉長石, 佔落下總量的7.2%
(二)碳质球粒陨石 碳质球粒陨石仅占所有球粒陨石的5.7%。 这些陨石通常显示一个非常黑暗的矩阵,黑灰色,含有相对大量的碳和其它有机物,包括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部分。 他们的矩阵也包含发白的铝钙(CAIS)夹杂不规则形斑点。 CAIS包括地球上罕见的矿物,难治性元素,如钛(Ti)的高浓度。 星际物质,包括微观的钻石,谷物也被发现在矩阵和碳质球粒陨石。 碳质球粒陨石的球粒通常定义良好的,但是,他们可能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完全缺席。
碳质球粒陨石进一步分为四个亚组,两种不同的方式:
(a)元素组成; 第一种情况,细分是基于所谓的轻微和微量元素(如钙,钾,铱和锌)的丰富度的差异。 由此产生的四个分组指定CI,CM,CO和CV
(b)岩石类型: 第二个细分计划,碳质球粒陨石是在岩石(反对成分)的基础上分类, 根据自己的状态变更。 由此产生的四个分组是C1(1型),C2(11型),C3(111型)和C4。依次含碳量递减而球粒数目递增,如C1(1型)含水和有机质最多,化合碳为3%---5%,烧矢量24%——30%。C2(11型)含水和有机质成分中等,烧矢量12%--24%,C3(111型)含高温矿物和若干金属组分,烧矢量2%——12%。 水改建已经影响到了一些碳质球粒陨石,是至关重要的: 成分(元素)细分和岩石亚群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
碳质球粒陨石可能来自已知最原始的小行星,C和/或D型小行星,大多数C和D型小行星,是位于附近的小行星带的外层,因此,可能是陨石提供最偏远的来源。 火星的两个小卫星,C和D型的对象(分别),并更接近地球。 他们可能是曾经被火星捕获的小行星。 可以想见,有一些碳质球粒陨石来自​​火星的卫星。 由于外星有机物的存在(虽然可能不是生源),这些陨石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基本线索。
(三)頑火輝石球粒隕石 E表示頑火輝石(Enstatite), H表示含高量金屬鐵, (EH高铁群顽火辉石球粒陨石),L表示含低量金屬鐵.(EL低铁群顽火辉石球粒陨石) 此類隕石非常稀少, 僅佔落下總量的1.5% 。
LL球粒陨石(又称为低铁低金属群球粒陨石)是最丰富的普通球粒陨石中占的比例最小的一个族群,大约是已发现墬落球粒陨石的10-11%,和所有墬落陨石的8-9%.
LL所代表的意义是低铁(总含量)和低金属,它们的铁总含量约为19-22%,而金属铁则只有0.3-3%,这意味着多数的铁都是以氧化铁(FeO)的形式存在于硅酸盐内;橄榄石中包含26-32摩尔百分比的铁橄榄石(Fa)。含量最丰富的矿物是紫苏辉石(一种辉石)和橄榄石。其它的矿物包括铁-镍金属、陨硫铁(FeS)、长石或长石的玻璃、铬铁矿、和磷酸盐。
LL球粒陨石在普通球粒陨石的族群中拥有最大的球粒,平均直径在1mm。LL群组包括许多主要的普通球粒陨石,包括最著名的Semarkona(类型3.0)的球粒陨石。但是,大多数的LL球粒陨石都曾经历过热变质,在岩时学上的类型是5和6,这表示它们矿物中的成分是均匀的,球粒的边缘已经扩散而不易分辨。这些,加上金属含量低,导致19世纪的矿物学家Tschermak推定他门是从无球粒陨石过渡到球粒陨石的中间产物,并命名为古铜橄榄无粒陨石[1] 或“橄榄石-紫苏辉石球粒陨石”。我们现在知道LL球粒陨石和无球粒陨石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这两个名词在LL球粒陨石的分类中早就不再使用了。许多LL球粒陨石视角砾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