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是一种执着,如果走在正确的路上,执着的人肯定会成功,但如果走在错误的路上,执着会将你带入歧途。其 ...
官财板 发表于 2011-3-15 15:05
合肥目击陨石和苏丹目击陨石相同特征是都有孔洞,是否是来自相同母体的F级小行星或彗星?两个国家同一年发生的陨落目击事件有待今后科研机构研究对比。经本人调查世界范围的陨石研究和鉴定由于荒诞离奇的理论路线已将陨石研究和鉴定引入了歧途导致陨石如“凤毛麟角”濒临绝迹,陨石圈迷信“流星雨是自然铁”,幻想“铁镍合金矿石”、“南丹铁矿石”是陨石。我是企业工薪阶层时间、精力、财力有限更不是研究“星星月亮”的,我通过初步研究检测得出结论:以往陨石圈确定的四万多块权威陨石全假无真。
合肥目击陨石表明,流星体撞击地球大气层爆炸高温氧化就已加入地球岩石组织,因为每块陨石由多种矿物组成且每块陨石矿物组成都不完全一样,陨石如按照矿物组成来分类以哪种矿物为主暂不好确定,所以把陨石按照含量多的元素组成来分类区分:陨石都含氧元素且含量最大,除氧外,目前检测出几十千克“硅陨石”(玻璃质陨石)、一块“铝陨石”(刚玉陨石)、我判断类似古籍记载的“铁陨石”我也找到了,是一块重4.57千克感觉很重、有磁性像铁、含有少量地球上没有的宇宙矿物“单质铬”的“钙铁氧化物”。
铬是较活泼的金属,虽然铬在大气中氧化比较慢。地球表面附近的岩石处于大气圈、水循环圈、土壤圈、生物圈的交界面上,使金属铬发生直接的空气氧化、电化学反应氧化、土壤化学反应氧化、生物化学反应氧化,一般年轻的岩石也有千万年,这么漫长的化学反应时间,游离的金属单质铬很难存在。陨石来自宇宙的小行星的碰撞降落的岩石,宇宙中的小行星没有大气圈、水分圈、土壤圈、生物圈,氧化反应基本不存在,所以有单质金属存在。因为铬在地球自然界中只以化合形式存在,没有游离状态的铬所以单质铬是新发现的宇宙矿物。(游离状态也称自由状态只能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物质状态,就好比油在水中一样。)
暂未发现元素组成大量含碳质的陨石。陨石不浑圆有棱角形状五花八门不规则多有孔洞,颜色有黑色、茶色、墨绿、棕色等。一次“流星雨”陨落的陨石性质、硬度、密度变化大无常态有的坚硬如“刚玉陨石”、有的疏松易碎。科学研究表明;合肥陨落事件“流星雨”降落的陨石类型绝大多数是“硅陨石”玻璃质地,暂时发现另有两种罕见陨石类型“铝陨石”、“铁陨石”,不同种类的陨石是来自一个流星天体。
根据“苏丹陨石”资料,因为陨石爆炸当量类似核爆炸,根据原子弹爆炸“蘑菇云”产生原理,模拟陨石形成过程:我们知道原子弹爆炸会产生蘑菇云,也不是只有核爆时才会有蘑菇云,蘑菇云是大当量爆炸所特有的现象。当爆炸时,由于爆炸中心温度很高,空气与热膨胀上升导致在爆炸中心产生近似于真空的一个类圆柱形区域。真空所导致的吸力使其将地面上的砂石吸起,砂石通过这个区域并在高空扩散从而产生蘑菇云。
根据“苏丹陨石” 以每秒12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大气层并在距地球表面37公里处发生爆炸,爆炸威力(1100吨至2100吨TNT当量),流星体会被炸得粉碎并快速蒸发、熔化形成“蘑菇状尘埃云”,石英类矿物由于熔点高未完全熔化会被爆炸成熔融状颗粒物碎屑,也就是说“尘埃云”中含有未被完全熔化的石英颗粒物碎屑。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大气层的温度是不均匀的。在大气层的对流层因为距离地球表面高度每增加1公里(1千米)、气温就大约降低6℃,如果现在地面气温是37℃,那么10公里(1万米)高空的温度是零下负23℃,距离地球表面37公里的平流层温度可能在负50℃左右,流星体爆炸形成的“尘埃云”热膨胀后由于真空吸力作用熔融状液滴在零下超低温环境下迅速冷凝沉降形成“玻璃陨石”等“流星雨”。
陨石的典型特征是外表和内部明显可见大量白色石英颗粒物碎屑,像是煮的半生不熟的夹生饭,饭刚开始煮却又停止了,这反映出流星体爆炸后热涨冷凝的过程。经本人实地勘察和原“合肥钢铁厂”炉渣对比,玻璃质的“硅陨石”和一种废旧钢铁回炉产生的玻璃质炉渣无论从形状、颜色、孔洞都特别相像,并且这种炉渣中有时也少量含有未熔化的白色石英颗粒物碎屑,可以说这种炉渣从表面看和“硅陨石”几乎完全一样肉眼根本无法区分或者说是“硅陨石”的复制品,但通过仪器检测这种炉渣因含有“萤石”成分(CaF2)是“含氟渣”,“硅陨石”不含“氟”。至此“玻璃陨石”之谜彻底解开,原来千古传说“流星雨”降落的陨石绝大多数是玻璃质地,“流星雨”是自然铁之说是伪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