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陨石对现代文明的特殊贡献--不要忘记陨石
作者:天眼大开 这些天在思考金属材料的发展史,转载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一起来回顾历史。凡事都有来源,希望我们陨石爱好者知道陨石价值的真相及和我们人类现代文明的直接关系。 Aloysvon Widmanstabtten,在1808 年首先将铁陨石(铁镍合金)切成试片,经抛光再用硝酸水溶液腐刻,得出的组织。铁陨石在高温时是奥氏体, 经过缓慢冷却在奥氏体的{111}面上析出粗大的铁素体片, 无须放大, 肉眼可见。四种取向的铁素体在中都可以观察到, 其中三种是针状, 夹角为60°, 另一种是片状, 平行于纸面。
运用印刷技术, 首先用腐刻剂将铁陨石中的铁素体腐蚀掉, 使奥氏体凸出。抛光腐刻的铁陨石本身就是一块版面, 涂上油墨, 敷上纸张, 轻施压力, 将凸出的奥氏体印制下来, 图片之清晰可与近代金相照片媲美。由此,铁陨石的研究风行一时,从而诞生了一门新科学---金相学。
试验的更为深远的意义还是在科学方面, 这不仅是宏观或低倍观察的开端, 也是显微组织中取向关系研究的起始。尽管主要试验结果当时并未发表(直到1820 年才由其合作者发表),但已在集会上宣布并广为流传, 铁陨石的研究风行一时。在这之后的几十年用各种化学试剂处理金属切片表面的试验就在各处流行起来, 对宏观金相观察的发展有意义的几桩工作是: (1) 1817 年J. F.Daniell 发现铋在硝酸中浸泡数日后表面出现立方的小蚀坑, 建立了用蚀坑法研究晶粒取向的技术。摘自--《百度》
金相学的开山鼻祖魏老先生
Aloysvon Widmanstabtten (以下简称魏氏) 在1808 年首先将铁陨石(铁镍合金) 切成试片, 经抛光再用硝酸水溶液腐刻, 得出图1 的组织。铁陨石在高温时是奥氏体, 经过缓慢冷却在奥氏体的{111}面上析出粗大的铁素体片, 无须放大, 肉眼可见。四种取向的铁素体在图1 中都可以观察到, 其中三种是针状, 夹角为60°, 另一种是片状, 平行于纸面。那时照像技术仍未出现, 过去都是将观察结果描绘。
魏氏在任奥地利皇家生产博物馆主任之前曾从事过印刷业。他运用印刷技术, 首先用腐刻剂将铁陨石中的铁素体腐蚀掉, 使奥氏体凸出。抛光腐刻的铁陨石本身就是一块版面, 涂上油墨, 敷上纸张, 轻施压力, 将凸出的奥氏体印制下来, 一如我国古老的拓碑技术一样。图片之清晰可与近代金相照片媲美。魏氏的复制技术在那时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凡的成就。
但是, 魏氏试验的更为深远的意义还是在科学方面, 这不仅是宏观或低倍观察的开端, 也是显微组织中取向关系研究的起始。尽管魏氏的主要试验结果当时并未发表(直到1820 年才由其合作者发表),但已在集会上宣布并广为流传, 铁陨石的研究风行一时。在这之后的几十年用各种化学试剂处理金属切片表面的试验就在各处流行起来, 对宏观金相观察的发展有意义的几桩工作是: (1) 1817 年J. F.Daniell 发现铋在硝酸中浸泡数日后表面出现立方的小蚀坑, 建立了用蚀坑法研究晶粒取向的技术。 (2) 1860 年W.Lubders 在低碳钢拉伸试样表面上观察到腐蚀程度与基体不同的条带, 并正确解释这不是偏析而是由于局部的不均匀切变引起的, 后来就以他的姓称这种滑移带为吕德斯带。(3) 1867 年H.T resca 用氯化汞腐蚀显示金属部件中的流线(图2) , 说明金属在加工形变过程中内部金属的流动情况。上述试验奠定了宏观腐刻及低倍检验技术, 在今天仍然是金属研究和生产检验中常使用的方法。
后来的研究指出, 魏氏组织不但在钢中并且在许多其它合金中出现。本世纪二十年代A. Sauveur及周志宏研究过碳含量极低的铁在淬火后的魏氏组织; 三十年代G. Kurdjumov 及G. Sach s 用X 射线进行了著名的马氏体相变取向关系的试验。在R.F. M eh l 学派(包括C. S. Barret t) 在Sauveur 和周志宏的工作启发下开展了一系列合金的魏氏组织的研究, 此后取向关系的测定一直是相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g;s _4Hkd)@
魏氏不是冶金学家, 但是他在1808 年的著名试验为金相学的创建起了开路的作用, 称他是金相学的启蒙人他是当之无愧的。
( 备注:其实老魏发现的结构早在我国明朝宣德年间打造的宣德炉(炉身上的花纹结构)就出现了,这种工艺一直在云南斑铜工艺中的“生斑”技术中传承。现在云南到处可见的“熟斑”斑铜品,其实就是硝酸酒精酸蚀技术做出来的,卖的还发了财。遗憾的是,我们中国人虽然是最早发现魏氏体结构的,但是我们没有建立起来相应的技术体系,直到今天。)
回味历史,今天的人们可曾想过,我们手中的陨石又会蕴含着那些新的科学和技术体系呢?我们中国人有机会留下一个脚印吗?
《介绍:作者天眼大开、为云南贵金属与宝玉石研究学者、也是陨石行家与藏家。》
|